近日,厦门市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成立大会在厦门隆重举行,标志着厦门市医学科普工作迈向专业化、组织化新阶段。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当选为首任主任委员单位,该院骨科执行主任陈增淦教授荣膺首任主任委员。成立大会同期,还成功举办了“2025年骨质疏松防治新进展学习班”。
分会成立,共绘科普新蓝图
成立大会由厦门市医学会副秘书长原晓景主持。大会公布了首届科普分会委员名单,并选举产生了分会领导班子。复旦中山厦门医院骨科执行主任陈增淦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鸿志主任医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李华主任医师、厦门市中医院林志东主任医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蓉主任医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大会同时选举产生了12名常务委员、2名秘书(由复旦中山厦门医院骨科黄晋旺主治医师和胸外科王仁峰主治医师担任)以及34名委员。《医师报》福建融媒体中心主任洪瑞麟当选为常务委员。
厦门市医学交流与卫生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厦门市医学会秘书长林清国现场为当选的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颁发了证书。
聚焦未来,主委擘画发展重点
新任主任委员陈增淦教授在就职发言中表示深感责任重大,并详细阐述了分会未来的重点工作方向。他强调,分会将着力深化区域协作,进一步密切沪闽、沪厦两地医学科普工作的交流与合作,汇聚优势资源,形成科普工作合力;积极探索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传播方式,创新科普形式,努力打造具有厦门特色、专业权威的健康科普品牌活动;深入社区、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切实提升市民的健康素养和科学防病能力;同时,分会将着力培养和壮大专业的科普人才队伍,为更广泛地服务患者奠定坚实基础。
领导云集,寄予厚望
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德猛,厦门市医学交流与卫生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厦门市医学会秘书长林清国,厦门市医学会副秘书长原晓景,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郭志南、地慢处处长陈友兰,厦门市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处负责人王雅彦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名誉院长顾建英,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厦门市骨质疏松专病(删除)防治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中山厦门医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以及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党委书记张博恒,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周建军,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苏成豪,副院长刘伟等院方领导和专家共同见证。
与会领导对科普分会的成立及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当选主委单位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分会未来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同期活动:骨质疏松防治学习班共话前沿
与成立大会同期,“2025年骨质疏松防治新进展学习班”成功举办。学习班聚焦“新进展”主题,汇聚沪闽两地骨科、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等多领域专家,包括董健、陈鹭玲(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石秀林、孙乃坤(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原(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增淦、陈宁、沈文晖、张文通、王新月(复旦中山厦门医院),黄晓春、江立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
专家们围绕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诊疗新策略、预防管理新理念及临床实践等核心议题进行专题授课与病例讨论。
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候任主委、中国医师学会骨科分会副会长、厦门市骨质疏松防治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复旦中山厦门医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总结指出:学习班旨在搭建高水平沪厦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多层次研讨与技能培训,强化中心在推进骨质疏松防治一体化及分级诊疗中的示范作用,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骨健康管理新格局,持续提升区域骨科医疗服务水平。
背景链接: 2024年10月,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获批成为“厦门市骨质疏松防治中心”挂靠单位。中心致力于整合区域资源,构建“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科普”全链条服务模式,推进防治一体化,提升基层能力,让厦门及周边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国家顶级同质化诊疗服务。
睿迎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